伴随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在日常爸爸妈妈无声无息地会给孩子们一些暗示。这类暗示在培养孩子的性格特点、学习和生活习惯、品质等方面起到了不可低估有哪些用途。其中,对孩子的暗示可以分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积极的暗示: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培养好的性格特点和心态;消极的暗示:是孩子心灵的腐蚀剂,让孩子情绪低落,产生自卑和自弃心理。很多父母在教育过程中不同程度的犯有消极暗示的错误。这里汇总了13大暗示法引导孩子进步的方法。
暗示法1、使孩子积极做功课
1. 妈妈确信孩子的功课必然会非常不错, 是培养孩子功课进步的第一步。
2. 对待孩子就仿佛对待优等生一样, 渐渐地孩子就会变成优等生。
3. 让孩子具体想象做功课会得到有哪些好处。
4. 故意让孩子不做功课, 也是一种矫正不想做功课的[ 暗示疗法 ]。
5. 孩子发劳骚不想做功课时, 故意说:[ 反正你就是如此的孩子 !]
6. 偶尔说:[ 你去玩玩吧 !]反而会使孩子感到不安。
7. 当孩子不想做功课时, 让他整理桌子, 以培养想功课的情绪。
8. 当孩子做功课的引击尚未发动时, 让孩子先拟定功课的预定表。
9. 因不善于的科目而陷入低潮时, 让孩子暂时只做善于的科目。
10. 对于不可以专心做功课的孩子, 让他抽签选择先做哪一科。
11. 爸爸妈妈批评学校或老师, 会使孩子讨厌老师与学校, 也讨厌做功课。
暗示法2、使孩子听从劝诫
1. 借着第三者传达妈妈的担忧给孩子了解, 以消除孩子的欲求、不满。
2. 和孩子发生对立时, 可借助信函或日记传达你的想法及心情。
3. 要让情绪激动的孩子坦然同意, 就要用比平时低的声音说话。
4. 先说爸爸妈妈的失败经验再进入主题, 孩子较能同意爸爸妈妈的劝诫。
5. 对[ 孩子的魅惑 ]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 孩子自然会忘记。
6. 以建议或商量的语气提出建议, 孩子会感觉是自己所下的决定。
7. 想给孩子不少需要注意的地方时, 先限定于一个问题。
8. 对孩子强调[ 你肯定可以做到 ], 孩子会有不想辜负你期望的心理。
9. 纠正孩子时, 别说[ 别干什么 ], 而要说[ 应该干什么 ]。
10. 孩子失败时, 不要指责, 只须需要他再做一次, 自然可以降低失败。
11. 对孩子的细小过错, 要当场劝告, 较大的问题则过一段时间再劝告。
12. 以[ 目前也很好, 但还要更好 ]的办法劝诫, 孩子会更乐意同意。
13. [ 你太邋遢了 ]的指责性词句, 容易让孩子产生负面性暗示。
暗示法3、导引孩子意愿
1. 为了让孩子向讨厌的科目挑战, 可把喜欢的科目留到最后才做。
2. 要让孩子做不太喜欢的事情时, 可以说[ 隔壁的小朋友也做]。
3. 给孩子太好的环境, 会在无声无息中丧失孩子的意愿。
4. 在孩子的房间贴上他所喜欢的明星或风景照片, 可提高其向上心。
5. 对于妄自菲薄的孩子, 要常常用鼓励的语句。
6. 假如在孩子面前常说[ 反正]等话语, 孩子就不会努力。
7. 有时用[ 你要考虑母亲的想法 ]等哀求性刺激疗法也非常有效。
8. 当孩子检讨时, 爸爸妈妈可以采取出其不意的方法。
9. 用报酬鱼饵时, 其报酬要有具体形象, 以引导孩子提升意愿。
10. 有时, 可以借助假日, 一家人去爬山或看辽阔的海洋。
11. 对于孩子提升意愿去做的事情, 都要给予评价。
12. 赞美孩子时, 需要由衷地表现出和他一样开心的心情。
13. 故意责骂过于自信的孩子, 激起他的自尊心, 以促其提升意愿。
暗示法4、使孩子自动消除不满情绪
1. 由爸爸妈妈选定选择条件让孩子选择, 使孩子有参与的意识。
2. 有时干脆装作同意孩子全部的需要。
3. 先倾听孩子的不满, 让孩子发泄欲求不满的情绪。
4. 对细微的不平或不满, 要夸张地看重。
5. 即便孩子的需要过于无聊, 妈妈也要以认真的表情倾听。
6. 对于孩子不当的需要, 可以附带提及比他需要还高的条件。
7. 让孩子自己考虑不可以的原因, 再冷冷地说:[ 不可以就是不可以 !]
8. 要阻止孩子的任性, 不要提善恶, 而只刺激孩子的损益感情。
9. 对于孩子的不平不满, 不要全方位否定, 应先一定一部份。
10. 对孩子提出的[ 朋友都有 ]的理论, 以[ 也有人没 ]对应。
11. 安排发泄情绪的另一个场合, 孩子的不满就能解除。
暗示法5、解除孩子厌烦心理
1. [ 只做三十分钟的功课看看 !]给予几个小目的。
2. 不要让孩子在做功课时的休息时间发呆, 而让他做一些杂事。
3. 让孩子拥有天天都需要做的简单事情。
4. 做功课当中的点心或宵夜, 具备[ 再继续做下去 ]的暗示成效。
5. 趁孩子还有兴趣时, 借助[ 中断效应 ], 宣布[ 下次再继续做 !]
6. 当孩子因做功课而感厌烦时, 可借助溜狗等做适度的运动。
7. 孩子若说[ 做功课真辛苦 ], 不要附和他, 应说[ 那并不痛苦 !]
8. 孩子开始懒散时, 就下最后通牒:[ 目前不做就来不及了 !]
9. 假如挑唆孩子可以失败, 孩子就会忘记厌烦, 而想重新再挑战。
10. 将不同性质的科目组合起来, 让孩子达到调剂情绪的成效。
11. 当孩子开始感到厌烦时, 可改变做功课的桌子和地址。
暗示法6、解除孩子紧张与不安
1. 对于因有错而强烈不安的孩子, 安慰他,人一直会犯了错误的 。
2. [ 只是考试而已嘛 !]妈妈的一句话可以使孩子轻松下来。
3. 对孩子说:[ 考完试大家一块去吃冰吧 !]以改变孩子的情绪。
4. 孩子在开心状况时, 故意以缓慢的态度对应。
5. 对因时间而焦躁的孩子, 称一小时为六十分钟, 可减轻其心理负担。
6. 孩子害怕失败而感到不安时, 尽可能加以赞美。
7. 对害怕陷入低潮的孩子, 先给与简单的问题解除其心理上的劣势。
8. 容易紧张的孩子, 让他在纸上涂鸦, 以消除其紧张情绪。
9. 孩子呈现焦急和战战竞竞状况时, 教他慢慢吐气使之缓和。
10. 孩子为了考试而紧张时, 妈妈可以试着故意说错话。
11. 对于容易紧张的孩子, 平时给他带吉祥物。
12. 孩子太紧张时, 让孩子说源于己紧张的情形。
13. 给孩子和紧张感完全无关的小小欲望满足, 就能解除其紧张。
暗示法7、使孩子集中注意力
1. 让孩子用非整数的时间, 拟订做功课的时间表。
2. 将闹钟铃声作为上床时间, 以决定结束做功课的时间。
3. 孩子精神散漫时, 让他听一会儿时钟的滴答声。
4. 做功课没办法集中注意力时, 试着用嘴巴念出内容。
5. 没办法热衷做功课时, 可将预定表加以改变。
6. 限制[ 只有一次而以 ], 孩子反而会产生自动自发的情形。
7. 平时就培养让孩子帮忙做家事及所规定的工作习惯。
8. 对没办法认真筹备考试的孩子, 可以积极地劝他猜题。
9. 做功课之前进行固定的仪式, 就能立刻集中注意力。
10. 担忧的事情太多的时候, 可以先着手做所担忧的事。
11. 对于没办法集中注意力的孩子, 不要以时间而用数目来拟定计划。
暗示法8、使孩子摆脱困惑
1. 为选择甲或乙而困惑时, 针对孩子会选后者的心理加以询问。
2. 为了升学或就业而困惑时, 应诱导地问:[ 要考私立或公立 ?]
3. 对到处碰壁的孩子说:[ 倘若甲不可以, 还有乙和丙 !]
4. 为了考公立或私立学校而困惑时, 断然地说:[ 你合适考私立 !]
5. 孩子走头无路时告诉他:[ 这个时候反而可以发挥2、三倍的实力 !]
6. 对于孩子更高的欲望, 加以封锁地说:[ 不可以再高了 !]
7. 故意装作没看到, 以消除孩子的迷惑。
8. 当孩子迷惑时, 早上让孩子打开窗子看看充满生气的外面。
9. 让孩子看漫画或幽默笑话, 以克服想不开的情形。
暗示法9、使孩子的态度由消极转为积极
1. 让孩子在爸爸妈妈面前宣布目的, 可促进孩子向目的挑战。
2. 让还子学习柔道等运动, 不只能缎练孩子的身体, 也能振奋精神。
3. 看到孩子气馁, 就加快生活步调, 以导致积极的态度。
4. 平时就让孩子培养大声说话的习惯。
5. 对于畏首畏尾的孩子, 偶而让他一到早就去上学。
6. 对于畏首畏尾的孩子, 尽可能让他和积极的孩子交往。
7. 培养让孩子写舒展且大的字的习惯。
8. 对于有气无力的孩子, 不要用[ 你不要有气无力 ]的负面性暗示。
9. 上饭店时, 让孩子冒险选择他从未吃过的菜肴。
10. 对不善于带头做事的孩子, 试着刻意让他帮忙做家事。
11. 欲使孩子活泼发言, 应常问他不可以只回答[ 是 ]或[ 否 ]的问题。
12. 即便最后需由爸爸妈妈决定的事情, 也要故意询问孩子的建议。
13. 孩子被赞美了自己意料之外的地方, 会自我扩大而变得活泼。
暗示法10、使孩子更有自信
1. 偶而刻意给可以做得非常不错的课提, 让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
2. 孩子正向困难问题挑战时, 故意忽略错误, 只赞美做得好的部分。
3. 不要赞美结果, 而赞美过程, 孩子就会产生肯做就会成功的自信。
4. 为了防止指责成为负面暗示, 所以在指责前先赞美。
5. 赞美优点比指责缺点, 更能培养孩子的自信。
6. 告诉孩子[ 只叫你考一流学校 ], 使他产生向二流学校挑战的自信。
7. 爸爸妈妈说出[ 没出息 ]一句话, 会使孩子真的没出息。
8. 看到自己亲近的人事物遭到毁谤, 孩子会感觉自己也被毁谤。
9. 在第三者面前批评孩子, 比直接责骂孩子更伤孩子。
10. 学会一些幸运事迹, 告诉孩子[ 你走运了 ], 孩子会增加自信。
11. 孩子对于前途快丧失自信时, 提醒他以前所获得的成绩。
暗示法十1、解除孩子自卑感
1. 常说[ 绝对 ]的语句, 会使孩子的自卑感渐渐淡化。
2. 对于只获得五十分而沮丧的孩子说:[ 已经五十分啦 !]
3. 要拒绝时, 应该附带提出[ 由于 所以不可以 ]的限制条件。
4. 防止孩子只注意[ 办不到的部份 ], 而注意做到的部份。
5. 将缺点看成优点, 孩子的自卑感会减轻。
6. 针对孩子的自卑感, 让他阅读伟人传记。
7. 故意指责成绩好的孩子, 而让丧失自信的孩子解除自卑感。
8. 不管多么微小的事都无所谓, 让孩子感觉他具备特别的技能。
9. 孩子失败或做错时, 强调[ 运势 ]也是一种办法。
暗示法十2、矫正孩子缺点
1. 在孩子面前指出其它孩子的缺点, 也能收到控制的成效。
2. 对于缺点多的孩子, 告诉他他会非常有前途, 以鼓励他。
3. 安排孩子去传达其它孩子的缺点, 孩子会主动矫正我们的缺点。
4. 孩子为了缺点而烦恼时, 将缺点转为优点。
5. 不要直接矫正缺点, 而排除藏在缺点背后的欲求、不满。
6. 假如孩子常常失败的话, 应暗示说:[ 失败也无所谓。]
7. 惩罚或威喝的暗示, 假如煤有偶尔加以用, 就会减弱。
8. 不要直接指出孩子的缺点, 而借助自言自语的方法较好。
9. 对于孩子的反抗, 不要以爸爸妈妈的权威加以压制。
暗示法十3、使赞美具真实感
1. 和孩子的爸爸、祖爸爸妈妈并肩作战, 使赞美词成为事实。
2. 藉第三者所说的话, 淡化孩子的疑心。
3. 先指第三者的缺点, 赞美词才会更有真实感。
4. 将孩子的优点浓缩成一点加以赞美, 会感觉全部都被赞美。
5. 赞美孩子时, 至少赞美三个优点的方法很有效。
6. 别人赞美我们的孩子时, 坦然地加以同意。
7. 孩子做好事时, 刻不容缓的赞美孩子。
8. 在其他人面前赞美孩子时, 孩子被赞美的喜悦会加倍。
9. 赞美孩子时, 每次的赞美词要有变化。
这样来看,暗示对孩子起着重大的潜移默化有哪些用途,在无声无息中从侧面去影响孩子,从而防止了鼓励和表彰容易让孩子对自己产生虚假的判断,教育孩子要慎言慎行。
延伸阅读
教育孩子四种巧妙暗示法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他的教育成效越大。所以,大家的不少爸爸妈妈在对待孩子教育上,应去掉那些叫人不快的需要、命令、需要等词语,而通过启发、暗示、商量等形式来进行。这种形式的教育,孩子会更乐于同意,更喜欢。
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暗示就是体态手势、表情。假如孩子爱说话,大人噘噘嘴;孩子做小动作,父母招招手;孩子打瞌睡,老师敲敲桌子等,都能帮助孩子克服缺点。暗示,是无声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下面6种情景暗示能在你教育孩子的时候有所帮助。
1、眼神暗示
吃过晚饭,父亲给东东讲故事。讲着讲着,东东的双手搞起了小动作。父亲没停下来,不过他用双眼紧盯着儿子的小手。不一会儿,东东醒了过来,双手安静了。
分析:眼神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比语言能更细腻更明确地表达感情。眼神暗示就是用双眼把要说的话,所要表示的态度暗示出来。
2、表情暗示
家来了客人,瓜瓜有了小伙伴开心得忘乎所以,发起了人来疯。他一会狂笑,一会尖叫,连父亲的眼神也视若无睹。于是父亲猛地皱起了眉头。这下,瓜瓜总算看到了,声音也减少了不少。
分析:表情比眼神表现得更明确,人的表情能传达多种信息,譬如一定、赞同、可以、不可以、不该等等,形成刺激,使暗示对象作出反应。孩子做了好事,你对他赞许地址一点头。孩子经过努力,解开了一道题,你对他会心地笑笑,都是一种最好的勉励。
3、言语暗示
浩浩早上起床后从不叠被,母亲提醒过几次,但成效不理想。一次,母亲告诉浩浩,今天遇见楼下亮亮的母亲说亮亮真乖,天天一直自己把床被收拾的整整齐齐。浩好听后表面上不以为然,但日渐地自己动手掌握了叠被。
分析:既然是暗示,就是不需要言语直接表态。当要表彰或批评时,而采取一种迂回的办法,用讲故事、打比喻、作比较等把我们的看法巧妙的点出来,让孩子心领神会,在一种柔和的氛围中同意教育。
4、动作暗示
周末,晚上9点多了,小飞还坐在电视机前。母亲一声不吭,却站起来把孩子床上的被子铺开,自己也停下手中的工作,上床休息。无声的语言提醒了孩子,小飞立刻走进了我们的房间。
分析:动作暗示就是用体态语言把我们的想法表露出来,从而教育孩子。父母辅导孩子做作业时,发现孩子坐姿不正,可以面对孩子做几个挺胸的动作,并书写一两个字,让孩子同意这类暗号,他就会学着做出反应。孩子子需要大人的爱和注意,尤其是爸爸妈妈常常口头上赞许他的好行为,或亲亲他、拍拍他、搂搂他,这类点点滴滴表达了对他的感情和鼓励,从而打造他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