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中亲情
这周回奶奶家,又见了奶奶。奶奶大病初愈,牙快掉光了,双眼不甚有神,可做起事来,依然是原先严谨的样子。
爷爷去世早,奶奶从20多岁开始守寡,拉扯大四个孩子。奶奶一辈子生活在这城中村,见识不广,平时里性格守旧而顽固,爱认死理,对哪个也少好话。她做事一向独断专行、自以为是,极少顾及子女们的感受,从不过分娇纵儿孙们,只不过对我稍有例外。奶奶是过来人,她形成了我们的一套自觉得节俭生活习惯,和为人、处事的方法,其他人很难改变。
儿孙们对他畏大于敬,唯遵命是从,也不敢提醒她的做法正确与否,所以一向觉得她是大家一家的老佛爷--大伙长。就像古时候对子女所有事务皆包办、皆独断的封建式父母。
却不知,她的内心也有自己独特的对子女爱惜的方法。妈妈说,我小时候,奶奶说我的嘴小,她买回比大姆指甲盖稍大的小勺喂我吃饭,这或许是导致我胃口小,身体瘦小是什么原因。
这次回去,父亲怕累着奶奶,不让奶奶筹备饭,我和父亲晚上吃饭后回家。次日早晨奶奶筹备了简单的早餐,中午父亲又叫我出去吃。我告诉过奶奶,不必为我做饭了。可是中午吃完饭后回去,她早已做好了一大锅焖面,往一个大盆里舀,让我带回家吃。我看她已把那小盆里填得满满当当,再装不下一些了,又开始从锅里挑出菜不停地往盆里夹,我站在旁边看着、等着,奶奶不停地夹呀夹,我终于忍不住劝她一句奶奶,够了,不要夹了!可奶奶仿佛什么也没听到似的,仍固执地往里夹菜,所有在无声地进行,恨不能把锅里的菜全部挑选出来夹进来似的,她一边低沉而又不无坚定地说:我不吃它,你去吃吧。这恐怕是我听过的,她说的最有人情味的一句话了。
此时,我才了解,奶奶不是不喜欢大家,而是在用她自以为爱的方法在无声地帮助大家,她没呀,咬不动菜,但她专门从菜市场挑选出来好菜,并做成焖面,要给大家带上。
一些菜在大家眼中微不足道,但她却要从一丝一毫看上去平凡无奇的小事中去爱大家,从任何不被知道的地方关注大家,这就是奶奶的关爱
有关推荐:2019年中考关于亲情写作素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