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次见面,基本寒暄介绍后:
第一,尽可能表示出对于老师的赞许:比如孩子在你班上我就放心了、听孩子回去常说你的好等等你捡着着边的说,好听的话永远不嫌多,心理学上讲,想要其他人喜欢关注你,你第一得表现出喜欢接纳的态度。是人之常情还是马屁这得看你的理解与运用了。
第二要紧的是表现出对老师工作的配合,表示有什么事情,与孩子有关无关的都有意愿帮忙。(放心,大多数老师是不会随便找父母的,当然,假如你夸下海口,正好碰上事儿逼的老师,那是福是祸也说不准)
切忌一味地强调老师要对自己孩子照顾、关注类似种种。试想一下,刚接触老师,基本上每一个父母都会说类似的话,老师关注得过来嘛,搞不好还会心生厌倦,还有明明看到老师忙的晕头转向还在逼逼的话,成效就更不好了。
2、平时打电话交流,基本懂礼貌得懂,别一开头就:你是孩子的班主任吧,拜托打听了解再打来。先自我介绍,然后最好说一句:你目前便捷不?打扰你几分钟等等的。大多数没神的父母不管老师在上课还是在开会吧嗒吧嗒就直接扯开嗓子说,的确招人烦。同时不要问的太细节,别感觉老师仿佛就是该给你孩子做牛做马吃喝拉撒样样都知道。
若想知道孩子现状,打电话次数不容易过于频繁,询问时:类似:你好,麻烦你,费心了,有哪些需要我做的吗?也能领会到你的辛苦,等等类似的话多说没坏处,即便老师还没有注意到孩子,也会因你的这段话注意的。
当然若是孩子出问题老师打电话找到你,一般是违纪犯了错误什么的,不要急于为孩子辩解,先听老师说完,知道基本状况,然后非常重要的一步承认错误或同意老师的做法配合学校的工作。由于更多的时候问题本身并不紧急,看中的是面对问题的态度,老师是比较容易原谅其他人的。老师之所以抓着芝麻大的小事儿不放的主要原因是老师就是干这活儿的,在大家眼中的迟到睡觉类似的小错,可能就是违反校纪校规,给老师添堵了。
当然也会碰上一些混账老师,在新闻里看过,倒没实质接触。这个时候即便你有一千个不认可不情愿,假如没绝对实力换掉老师的,就还要表面功夫做到,不要当面指责,只须你的孩子还在他手里,就得操着心过日子。
3、假如孩子犯事儿被请去学校。
交流的最主要的是心平气和,不要太过激动。无论遇见那些问题,记住来学校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让大伙都爽快。
昨天碰到一个直接手指着年级主任表达不满的极品父母,而且受过好的教育社会地位比较高,但老师最讨厌的就是这一套,大家已经够穷酸够卑微的了,所以见到耀武扬威炫富招摇的父母反感的牙痒痒,结果混糟糕,这已经是社会阶层矛盾的体现了。
当然假如你确实有建议,而且比较切实可行(而不是漫谈什么学校你要因地制宜你要培养素质学生你要关注学生的心灵等等,这方面大家比你专业非常厌烦其他人指点)。你的建议如何提出呢?先说老师你感觉该如何解决好?听了之后说:老师考虑的是,老师的做法非常不错,我也很同意,但吧我那滚犊子把我气得我也是非常头疼,之前的各类型似经验吧嗒吧嗒,我感觉那滚犊子大家如此应对:吧嗒吧嗒(说源于己的怎么看)可能还会有的成效。老师你感觉呢?
好,不出我所料,你的大多数建议会被老师采纳。固执癌老师病人除外。
4、发短信:我比较喜欢有事情发短信,一来和父母交流有个见证,二来人多事杂便捷查阅回忆。贸然的电话更多时候老师在上课中。短信交流中多注意礼貌,和我接触过的父母大多数都非常nice,其中有一个,老师发短信都会回,还有孩子请病假回家时势必会回一句:孩子已经到家了,谢谢老师对孩子的关心孩子依旧在发烧,我带孩子去医院,向你请假半天,会尽快回来的,谢谢你类似等等,当然父母说的也非常对,我对孩子确实关心。收到短信就感觉心里暖暖的。
即便是问题学生,父母假如表现出体谅的话,老师也会倍感欣慰的。感觉这个世界满满都是爱,再辛苦再被气也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