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e度中考网 > 中考资讯 > 备考 家长课堂

中考父母必读:父母应如何关注孩子的分数?

来源:www.yipinnv.com 2015-12-21

家长课堂

应该讲,大多父母最开心的事是孩子成绩好,最不开心的事是孩子成绩差。孩子成绩好,父母喜笑颜开,全家高兴,孩子成绩不好,父母眉头紧皱,全家笼罩着一层阴云。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孩子的成绩已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弦,成为家庭和谐的晴雨表。
为了让孩子提升成绩,不少父母不惜花血本请名师,择名校,可是结果却常常适得其反,没功劳,只有苦劳和疲劳,花费了很多的人力、财力,换来的是父母与孩子的身心憔悴,家庭的幸福指数没上升反而大幅降低。
父母应如何关注孩子的分数?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用平时心对待孩子分数
父母要摆正心态。要以一颗平时心来对待孩子的分数。一个家庭把我们的幸福打造在孩子的成绩上是不正常的。父母要摆正期望的天平,胜败乃兵家常事,有些父母孩子考得好时就把孩子捧上天,孩子考得差时就把孩子踩在脚下,前后完全不同的态度会让孩子心理失衡。有些孩子成绩差,父母张口闭口就骂,不是骂笨蛋,就是咒以后干最下贱的活,孩子在高重压下学习,重压太大是魔鬼,会使孩子丧失对学习、生活的兴趣,紧急损毁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成绩好坏跟孩子的将来无关,成绩差照样能成才。
父母要摆正心态,需要要穿过分数的迷雾,父母为什么狂热追求好成绩?他们看来有两个隐含的推理:成绩好考上很大学好工作好前途;成绩差考差大学差工作差前途。事实上这两个推理并未必成立,在大家的周围,差生走上社会后前途并不差。爱迪生、爱因斯坦都曾是差生问题儿童,可是他们的收获举世瞩目。掌握辩证剖析问题。
2、用科学办法剖析孩子分数
父母要学会剖析成绩的办法看涨看跌抓趋势。
从单科来看,要把前后几次成绩纵向比较系统剖析,还要与班级其他学生成绩横向比较,可以看出这门学科成绩未来发展趋势上升、降低或升降振荡不定。还要找出本学科薄弱的要点、技能点及薄弱章节。从整体来看,把多次总体成绩进行比较,就能找出优势学科、弱势学科,可以拟定保优强弱的方案,找到增长的路线,提高的空间。
当孩子的单科成绩降低幅度较大时,父母要当令与孩子交流,找到外在缘由与内在原因,勉励孩子,而不是训斥孩子,预防孩子产生不想上学情绪。
当孩子的总体成绩降低剧烈时,父母必须要看重这个信号,这表明孩子学习不在状况,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讲,小孩子早恋、上网成瘾、痴迷武侠言情小说、打架斗殴等不好的原因会使孩子分心,这个时候父母要沉着冷静,尊重孩子,不要逼孩子,不要刺探孩子隐私来认识状况,让孩子主动说出心理困惑,准时帮助孩子解决成长的烦恼。帮助孩子找到拐点,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提升孩子成绩的整体实力的上升。
3、用正确态度对待孩子成绩
对于孩子的成绩,父母要刷新观念,达成三个转变。
1)由关注结果向关注过程转变
两个孩子,甲天天花一个小时复习英语,乙天天花30分钟复习,结果期末考试都考了100分。假如甲和乙都是初中一年级新生刚接触英语,单从考试成绩上来看,甲和乙没不同,但学习过程有非常大有什么区别,乙的学习效率比甲高,看成绩还要看投入与回报的比率。甲天天复习一小时,集中复习,乙早、中、晚各花10分钟复习,英语这门学科用零碎时间分散复习成效更佳,英语是一门记忆性非常强的语言学科,多次重复利于记忆。
2)从关注孩子学习向关注思维过程转变
还要关注孩子学习技巧、学习态度、思维办法、学习兴趣,好的学习态度、学习技巧,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永葆学习活力的源泉。没好的办法、习惯,也能获得好成绩,但这种好成绩来自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这种消耗战是以牺牲孩子的身心健康为代价的。
3)从关注成绩向关注成长转变
成长的过程中没分数不可以,但分数更不是万能的。假如为了片面追求好成绩,孩子没周末,没朋友,没业余喜好,没健康的心理,这种成绩又有什么用?成人永远是第一位的。高分低能、高分低德并非成长。对于成绩好的学生,大家也要关注其成长,一俊遮百丑,大家常常误觉得成绩好孩子就会快乐就会身心健康,有些父母急于求成,觉得每天坚持训练身体充其量也不过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而已,兴趣喜好再好,也只是装装饰品而已,中考、高考考试还是看成绩,这类不可以算分数。
最后请父母朋友记住一句话:成绩与成长相比,成长是第一位的,分数是第二位的。

热点专题

  • 韩国学生时尚“领赏”看父母怎么样犒劳孩子
  • 励志生活-盲人小天鹅
  • 中考过后父母必做的四件事

[]中考父母经验推荐培养

[]中考倒计时:考试前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