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按省/直辖市查询: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e度中考网 > 中考资讯 > 备考

初中化学常识总结:溶液

来源:www.qunkongxitong.com 2025-02-09

中考备考

1、溶液的形成

1、溶液

(1)溶液的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液的基本特点:均一性、稳定性。

注意:

a、溶液未必无色(如:CuSO4为蓝色;FeSO4溶液为浅绿色;Fe2(SO4)3溶液为黄色);

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见的溶剂;

c、溶液的水平=溶质的水平+溶剂的水平;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

d、溶液的名字: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2、溶液的组成:溶质和溶剂,溶质可以有多种,溶剂只能有一种。

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①液态的为溶剂,固态或气态的为溶质;

②都为液态时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

③有水时,水肯定是溶剂,其它的为溶质;

④不了解量的多少时可以参考名字溶质的溶剂溶液,前面的为溶质,后面的为溶剂。

3、乳浊液:不溶性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

4、乳化:因为表面活性剂有哪些用途,使本来不可以混合到一块的两种液体可以混到一块的现象称为乳化现象,具备乳化用途的表面活性剂称为乳化剂。

5、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悬浊液。

6、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定义:在肯定温度下,向适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可以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判断办法: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继续溶解。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①饱和溶液可能不是浓溶液;

②不饱和溶液可能不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

③在肯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7、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

① 溶解的过程:a、扩散吸热;b、水合放热;两个过程一同决定溶解时是吸热还是放热;②溶解吸热:如NH4NO3溶解;

③溶解放热: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④溶解无明显热现象:如NaCl。

热点专题

  • 2021年中考英语要点:一般过去时使用方法
  • 2014年北京丰台区中考考试成绩查询方法已公布
  • 2022年初中英语关于副词使用方法详细介绍

[中考备考]专家指点:学生应该注

[中考备考]2019中考英语复习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