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人第一大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掌握做人是教育之本,而做人的核心是拥有爱心。要培养孩子有爱心,第一要培养孩子有孝心,孝顺长辈。持之以恒的培养使爱的种子在孩子心里扎下了根,化为自觉的行为习惯。东北山里有一对农民夫妇,养了5个孩子,都考上了大学。老二回忆说,当时家困难,他们几个只能带点儿玉米面干粮去上学。有一天他走在路上发现自己忘记带东西,就回家去取。到家后看到母亲正在舔他刚刚喝过粥的碗!这个时候他忽然意识到他带的干粮是家仅有些吃的,就把干粮拿出来让母亲吃,他说:我厌学了,我要在家助你干活、赚钱。但母亲却说,孩子,咱们家砸锅卖铁都要供你们上学!后来,老二研究生毕业,当了工程师,并且把爸爸妈妈接到长春去安度晚年。这是他们教育的成功。所以说,教育孩子绝不止是智商的培养和常识的灌输,更要紧的是人格的教育!2、做人要有健康心理完善的人格就是有健康的心理。好孩子也肯定是心理健康的孩子。北京有一个女生,小学年年是三好学生、少先队大队长,保送进了北京重点中学,所有都非常顺利。一天女生在校园里玩,看见对面走来了一位女老师,胖胖的,右手推着自行车,左手拿着吃的东西,女生就和其他人议论,瞧这个老师,长得这么肥,还吃呢!没想到老师听见了,找到女生的班主任,批评女生讲话不文明,期望教育教育她。于是班主任就找这个孩子谈话,说你的做法是不对的,你要给老师道歉。下午,学校开父母会,班主任又找女生的妈妈谈话。非常快女孩承认了错误,并且向老师道了歉,但她的母亲却一直在训她。回家的路上训斥,到家之后还训斥。3个小时中,母亲历数女儿的问题。女儿眼泪都哭干了。她抬起头来,死死地看着母亲。其实这个时候,女儿的心理已经出问题了,但母亲不知道,不说了,睡觉吧!这个时候母亲有一个大错误,只不过一味指责,却没指出改正错误的办法。孩子回到我们的房间,翻来覆去不敢面对明天,越想越害怕。凌晨两点,割腕自杀,没死成。凌晨四点又从六层楼上跳下去,虽然没摔死,却留下紧急残疾。这个孩子的教训很深刻:千万不可以忽现孩子的心理疾病。对他们必须要鼓励为主。如何培养孩子的心理健康呢?有如此一个十二字诀窍: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控制自己。这是两代人心理健康的诀窍。3、剪掉脐带自己长大自立是第一位的能力。假如孩子不可以独立,不可以有我们的想法、我们的愿望和选择,只能根据爸爸妈妈的愿望行事,如此的孩子显然是缺少个性和创造性的。目前,几乎家家户户都是独生子女,爸爸妈妈的溺爱、娇惯比较容易给孩子打造一个依靠、娇宠的成长环境,而不利于孩子独立精神的培养。有个爸爸告诉我,他儿子小学五年级了,从来不在学校上卫生间,一直憋着。为何?由于无人给他擦屁股,平常都是爸爸妈妈给他擦。我们的事情越不做就越无能,越无能就越受欺负,越受欺负就越自卑,越自卑就越无能,这样恶性循环对孩子的成长当然不利。大凡孩子中比较有威信的、大伙喜欢跟他玩的,肯定是敢作敢为,能自作倡导的孩子。我的女儿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考大学,所有些志愿都是她自己填写,大家只有建议权,帮她做出剖析。所以女儿独立性非常强,从不依靠其他人。她了解她我们的事情,第一个操心的应该是她自己。家的事情也尽量地跟孩子商量,让她像主人一样生活。女儿写过如此一篇日记:今天又要到中关村一小参加全国作文比赛培训机构了。从我家住的西直门到中关村,需要换乘两次公共汽车。前两次都是母亲接送我,而今天开始,母亲为了训练我,让我一个人乘车了。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车站。幸好乘车的人不多,我非常顺利地上了车。到了魏公村站换乘320线路公共汽车时,我看车站候车的人也不多,心里顿时轻松了很多。过了一会儿,见车来了。我站在最前面,可是没想到下车的人却极少,只腾出了四五个人的地方。我心想,人这么多,还是等下一辆车吧。我刚想转身,后面的人已经往前挤了,使我不由自主地上了车。哎哟,我仿佛是米袋里的一粒米,被挤在小小的空间里,那滋味不言而喻。不一会儿,我就感觉背上出汗了,汗珠顺着背部往下流。下一站中关村到了,没票的乘客请买票。广播里传来了售票员阿姨的声音。我该下车了。我鼓起勇气,对站在我前面的一位叔叔问道:你下车吗?叔叔摇摇头,我和他换了个地方,再依次换下去,终于到了车门口。我看见一个和我年龄相仿的女生和她的母亲也筹备下车,心里顿时充满了自豪感。我仿佛看见父亲、母亲开心地说:孙冉长大了!因为我和她母亲平常都非常忙,无形中给孙冉创造了训练独立性的机会。从她小时候上婴幼儿园,到她去其他人家生活,与去日本民宿的历程,都让她一点点长大,一步步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