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论语》十二章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可/以/为师矣
2.讲解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汇。
人不知而不愠 愠:生气,恼怒
吾日三省吾身 省:自我检查、检讨
为人谋而不忠乎 忠:竭尽我们的心力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诚信
四十而不惑 惑:迷惑,疑惑
不逾矩 逾:越过 矩:法度
学而不思则罔 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思而不学则殆 殆:疑惑
人不堪其忧 堪:能忍受
逝者如斯夫 逝:往、离去
匹夫不可夺志也 夺:改变
博学而笃志 笃:坚定
切问而近思 切:恳切
富贵于我如浮云 于:介词,对,对于
必有我师焉 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人家不知道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习学过的常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领会,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不过念书却不认真考虑,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念书,就会疑惑。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几个人一块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
4.做到孔子教会的人不知而不愠,对大家处置好人际关系有什么益处?
①不怨天尤人,能严格需要自己,约束和克制我们的言行,使之合乎道德规范。②宽容对待其他人,能叫人际关系更和谐融洽。
No.2
陋室铭
1.讲解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汇。
有仙则名名:出名,有名
有龙则灵 灵:神异
斯是陋室 斯:这
惟吾德馨 惟:只
谈笑有鸿儒 鸿:大
可以调素琴 调:调弄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的品德好。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说说笑笑的都是博学的人,人来人往的没平民。
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说:有哪些简陋的呢?
3.文章先说斯是陋室,结尾又说何陋之有,是不是自相矛盾?请简要剖析。
不矛盾。由于居室环境雅,生活情趣雅,主人品德雅,所以陋室不陋。
4.结合全文考虑,文章写诸葛庐子云亭有哪些用途?
【示例】作者使用类比的手法,以历史上两个知名人物的居室和我们的陋室作比,说明陋室不陋是什么原因主人品德高尚。
No.3
爱莲说
1.讲解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汇。
可爱者甚蕃 蕃:多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独:只 染:沾染
濯清涟而不妖 濯:洗 涟:水波 妖:艳丽
亭亭净植 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竖立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亲近而不庄重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值得喜欢的不少。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远闻愈加清芬,洁净地挺立,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可以挨近赏玩。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对于菊的喜好,陶渊明将来极少听到了。对于莲的喜好,像我一样的还有哪些人呢?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对于牡丹的爱,应当人不少了。
3.文章题目为《爱莲说》,为什么还写了菊和牡丹?
运用衬托的手法,将莲与菊和牡丹对比,突出莲的高洁情操。
4.如何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作者感慨世上像我一样爱莲的人极少,也慨叹日常维持高洁品质的人太少,含蓄地表达了我们的生活态度。
No.4
河中石兽
1.讲解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汇。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临:挨近
山门圮于河 圮:倒塌
二石兽并沉焉 并:一块
阅十余岁 阅:经过,历程
竟不可得 竟:终了,最后
尔辈不可以究物理 究:研究、探求
是非木杮 是:这
湮于沙上 湮:埋没
沿河求之 沿:顺着
不亦颠乎 颠:颠倒,错乱
众服为确论 服:信服 确:正确
转转不已 已:停止
遂反溯流逆上矣 遂:于是溯流:逆流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尔辈不可以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疯涨携之去?
你们这类人不可以探求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如何能被大水带走呢?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顺流而下探寻它们,不是颠倒了吗?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那样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一,不知道其二的状况太多了,如何能依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呢?
3.文章中写到了讲学家和老河兵的笑,你如何理解其中的意味?
讲学家的笑,包括了对寺僧的嘲讽和自信;老河兵的笑是对讲学家自恃博才的否定,也表现了老河兵的自信。
4.这个故事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
【示例】很多自然现象的发生总是有复杂是什么原因,大家要综合剖析,不可以片面考虑而做主观臆断。
No.5
三峡
1.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讲解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汇。
略无阙处 略无:完全没
自非亭午夜分 自非:假如不是 亭午:正午
不见曦月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至于夏水襄陵 襄:冲上、漫上 陵:山陵
沿溯阻绝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不以疾也 疾:快
则素湍绿潭 湍:急流
清荣峻茂 荣:茂盛
良多趣味 良:甚,非常
林寒涧肃 肃:肃杀,凄寒
属引凄异 属:连接引:延长 凄异:凄惨悲凉
空谷传响 响:回声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假如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这么快。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不少趣味。
4.文中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写出了三峡山的什么特征?作者如此写有什么用意?
写出了三峡的山险峻、陡峭的特征。为下文写夏水的迅猛做铺垫。
5.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课文结尾引用渔歌有哪些好处?
渲染秋季悲凉、萧瑟的氛围;与第一段相照应,使人进一步感觉到三峡区域独特的地貌特点山高、岭连、狭窄、水长;从本段看,是对前面写景的补充;从全文看,与前文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相呼应;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No.6
答谢中书书
1.讲解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汇。
答谢中书书书:信件
五色交辉 交辉:交相辉映
四时俱备 四时:四季 俱:都
夕阳欲颓 颓:坠落
沉鳞竞跃 沉鳞:指水中潜游的鱼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参与。这里有赏析领悟的意思
实是欲界之仙都 欲界:指人间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山川景色的漂亮,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一同谈论的。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夕阳快要落山了,水中潜游的鱼争相跃出水面。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就再也无人可以赏析这种奇丽景色了。
3.猿鸟乱鸣一句中的乱字用得好,沉鳞竞跃一句中的竞字也用得好,你能说一说好在哪儿吗?
乱和竞两个字,一方面表现了猿鸟、沉鳞的数目之多,其次也描绘出猿啼鸟鸣声音洪亮、长短各异,各类鱼儿在水中争相跃出水面的生动画面。
4.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情,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情。
No.7
记承天寺夜游
1.讲解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汇。
相与步于中庭相与:一同,一块
庭下如积水空明 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盖竹柏影也 盖:大概是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只不过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张怀民。
想到无人与我一同游乐,于是来到承天寺探寻张怀民。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不过缺少像我们两个如此的闲人罢了。
3.作者在《记承天寺夜游》中为大家描绘出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理?
描绘了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表现了作者自我排遣的旷达的心理。
4.怎么样理解《记承天寺夜游》文末闲人的意思?
闲人既指具备闲情高雅的人,也表现出作者复杂的心理:贬谪的悲凉、生活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No.8
富贵不可以淫
1.讲解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汇。
岂不诚大老公哉诚:真的,确实
是焉得为大老公乎 焉:如何,哪儿
以顺为正者 顺:顺从 正:准则,标准
与民由之 由:遵从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他们一发怒,诸侯们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就会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地方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得志,与民由之;不能志,独行其道。
得志的时候,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志的时候,一个人走我们的道路。
富贵不可以淫,贫贱不可以移,威武不可以屈。此之谓大老公。
富贵不可以使他迷惑,贫贱不可以使他动摇,威武不可以使他屈服。如此的人才称得上大老公。
3.孟子觉得公孙衍、张仪不是大老公是什么原因什么?
他们以我们的喜怒哀乐行事,挑起天下战争,这是崇尚强权,是极端的个人主义;他们不以正义为标准,不以天下太平为己任,不以百姓幸福为理想。
4.请对比剖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老公之间的不同。
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不过顺从秦王的意思;大老公表现为富贵不可以淫,贫贱不可以移,威武不可以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No.9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讲解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汇。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选拔、任用
管夷吾举于士 士:狱官
百里奚举于市 市:集市
空乏其身 空乏:财资缺少
行拂乱其所为 拂:违背乱:扰乱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作: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发:显露、流露 喻:知道、了解
出则无敌海外病人 出:指在海外 敌:匹敌、相当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使命给如此的人,必须要先使他内心痛苦,使他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处贫困之中,使他做事不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可以。
使他的心遭到震惊,使他的性格特点坚忍起来,增加他的才干。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表目前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让人们知道。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获悉这所有之后,就会了解常处哀愁祸患之中可以使生活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3.孟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警示大家要有忧患意识,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名言能引起你什么样的共鸣?
【示例】要有危机意识,不要贪图享乐;磨难对人的成长具备要紧用途。
No.10
桃花源记
1.划分下列句子的诵读步伐。
武陵人/捕鱼为业
忘/路之远近
2.讲解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汇。
缘溪行缘:沿着,顺着
渔人甚异之 异:对感到惊异
落英缤纷 缤纷:繁多的样子
欲穷其林 穷:尽
仿佛若有光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
屋舍俨然 俨然:整齐的样子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类
具答之 具:详细
不复出焉 焉:兼词,等于于此,从这里
遂与外人间隔 与:介词,跟,同 间隔:隔绝、不通音讯
便扶向路 扶:沿着、顺着 向:先前的
诣太守 诣:拜访
欣然规往 规:计划,计划
寻病终 寻:随即,不久
问今是何世 何:疑问代词,等于什么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呈目前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漂亮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老婆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老婆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他们问渔人目前是什么朝代,居然不了解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村里人嘱咐他说:这里的事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4.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听了之后为何皆叹惋?
桃源外的世界依然这样动乱、黑暗,桃源外的人不可以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
5.作者笔下桃花源生活活的美好表目前哪儿?
①自然环境优美;②社会安定和平;③百姓生活和乐。
6.《桃花源记》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社会理想?请简要概括。
反映了作者期望没压迫、剥削和战乱,民风淳朴,每人自由平等,安居乐业的社会理想。
No.11
小石潭记
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步伐。
潭中鱼/可百许头
其岸势/犬牙差互
2.讲解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汇。
水尤清冽尤:格外
日光下澈 澈:穿透
佁然不动 佁然:静止不动的样子
俶尔远逝 俶尔:突然
往来翕忽 翕忽:轻快急速的样子
悄怆幽邃 悄怆:凄凉 邃:深
乃记之而去 乃:于是,就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葱的树,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仿佛在空中游动,没什么依傍的。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4.文章第四段写出了小石潭什么样的环境?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写出了小石潭幽深冷寂的环境,表现了作者孤独忧伤的心情。
5.作者在文中的感情前后不同,请概述作者感情的变化及其缘由。
作者情感由乐变凄,作者遭贬失意来到山水中寻求解脱,发现小石潭,看到水中景物感到开心,但看到小石潭周围凄清的环境,又勾起自己谪居生活孤寂悲凉的心情。
No.12
北冥有鱼
1.讲解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汇。
怒而飞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志怪者也 志:记载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盘旋飞翔 扶摇:旋风
去以6月息 息:气息,这里指风
亦如果是则已矣 是:如此
鹏之徙于南冥也 于:到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当它用力鼓动翅膀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6月息者也。
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着着6月的大风离开。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天色湛蓝,是它真的的颜色吗?还是由于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3.赏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6月息者也。
此句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翅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起人的豪情壮志,具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击抟等字传神、生动,叫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No.13
虽有嘉肴
1.讲解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汇。
虽有至道至道:最好的道理
然后能自反也 自反:自我深思
虽有嘉肴 虽:连词,即便
其此之谓乎 之: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所以,学习之后才了解我们的不足,教人之后才了解我们的困惑。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了解了我们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深思;了解了自己困惑的不足,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故曰:教学相长也。
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进、互相促进的。
3.文章以弗食嘉肴开篇,有哪些用途?
以嘉肴喻至道,以弗食嘉肴来类比弗学至道不知其善的道理,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运用类比推理,以日常容易见到的事物作比,生动形象地引出论述的问题,进而论证论点,使文章通俗易懂,容易让人同意。
No.14
马说
1.讲解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汇。
骈死于槽枥之间骈:本义为两马并驾,引申为并列
食之不可以尽其材 材:才能、才干
鸣之而不可以通其意 通:通晓
执策而临之 临:面对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也只能在奴仆的手下遭到屈辱,一同死在马槽里,不以千里马而著称。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喂马的人不会要依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唉!真的没千里马吗?大概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3.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成为千里马的怎么看。
主观原因:自己要有真本领,并且要在重点的场所大胆把我们的才华展露出来。必要时要掌握毛遂自荐。
客观原因:①要能遇上任人唯贤、任人唯才的好领导;②领导要有伯乐的见地,要能赏识人才、重用人才;③社会要打造尊重常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好环境,给千里马式的人才一个好的成长环境。
对他的老婆说: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我老婆觉得我美,是偏爱我;妾觉得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觉得我美,是想有求于我。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由此看来,大王你所受的蒙蔽非常深啦。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
3.你从邹忌进谏、齐威王纳谏中分别得到什么启示?
①邹忌擅长进谏,给我的启示是:在日常,在与人的交往中,在提建议时,大家要讲究说话的方法,要看对象,注意场所,要得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们心甘情愿折服。
②威王纳谏给我的启示:擅长听取其他人的建议有益于我们的成长,要虚心听取其他人的建议,要胸怀宽广。
No.22
出师表
1.讲解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汇。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秋:时候
盖追先帝之殊遇 追:追念
以光先帝遗德 光:发扬光大
恢弘志士之气 恢弘:发扬,扩展
引喻失义 引喻:称引、譬喻
陟罚臧否 陟:提拔、晋升 臧否:赞扬和批评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拔:选拔
悉以咨之 咨:询问
必能裨补阙漏 阙漏:缺失疏漏
性行淑均 淑:善均:公正、公平
躬耕于南阳 躬:亲自
不求闻达于诸侯 闻达:有名望,显贵
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猥自枉屈 猥:辱。谦辞枉屈:屈尊就卑
遂许先帝以驱驰 驱驰:奔走效劳
后值倾覆 倾覆:覆灭,颠覆。这里指兵败
当奖率三军 奖:鼓励
庶竭驽钝 庶:表示期望
攘除奸凶 攘除:排除,铲除
斟酌损益 损:损害益:益处
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慢:怠慢,疏忽
以咨诹善道 诹:询问
临表涕零 涕零:流泪,落泪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陛下确实应该广泛听取建议,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发扬志士们的勇气。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近贤臣,远避小人,这是西汉所以可以兴盛是什么原因.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了解我而获得显贵。
先帝知臣小心,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先帝深知我做事小心,所以在临终前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了。
3.在表中,诸葛亮回顾了对自己生活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三顾茅庐、临危受命和临崩寄大事。作者回顾这类往事的目的是什么?
表达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并以先辈创业的艰难勉励刘禅。
4.陆游在《感状》中说: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足可见此文传唱千古是什么原因在于作者凛然正气中所蕴含的耿耿忠心。细读此文,指出作者忠陛下之忠具体表目前那几个方面。
①积极献言,提岀三项建议。
②积极荐贤,安排内政、军事人才。
③平定南方,使后方稳定,得以岀师北伐。
④积极准备北伐,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做筹备。
统编版教程外课标篇目
No.23
伯牙善鼓琴
1.讲解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汇。
峨峨兮若泰山峨峨:山高耸的样子
洋洋兮若江河 洋洋:水流宽广的样子
钟子期必得之 得:了解,了解
钟子期辄穷其趣 辄:一直,就穷:穷尽 趣:旨趣、意旨
吾于何逃声哉 何:哪儿逃:使逃脱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
志想象犹吾心也。
心志和想象好似我的心意。
3.试剖析伯牙怎么样善鼓琴,而钟子期又怎么样善听。
从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等都能看出伯牙善鼓琴;从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等可看出钟子期善听。
4.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通过钟子期对伯牙琴音所传达出的心情的准确理解,说明了这就是志趣相投、心意相通的真的友谊。
关注智学网公众号
每天推送中考要点,应试方法
帮你迎接2020年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