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刘老农的珍珠玉米种子让科研职员如获至宝,不只因其有100年历史,更由于它爆米花率极高,极具开发价值。
B.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新库已珍藏的52万余份种质资源可保存50年,是全球单体量最大、保存能力最强的种质库。
C.一份种子在田间种植2到3年后就能入库,再经过处置、清选、生活力测试等十多道工序,才能最后密封装瓶。
D.几乎不需要种子种植的马铃薯这种作物的茎尖可以作为保存材料,存放到试管苗库的试管中,寿命可达数月之久。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剖析文章内容。A. 不只因其有100年历史,更由于它爆米花率极高,极具开发价值理解不正确。结合第①段这是一个至少有100年历史的珍贵地方品种。爆米花率99%以上,极具开发价值,能保留下来的概率很小可知,刘老农的珍珠玉米种子让科研职员如获至宝,不只因其有100年历史,更由于它爆米花率99%以上,极具开发价值,能保留下来的概率很小。B.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新库已珍藏的52万余份种质资源可保存50年理解不正确。结合第②段作为全球单体量最大、保存能力最强的国家级种质库,这里可珍藏各类珍贵品种资源150万份,贮藏寿命最长可达50年可知,这里并没说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新库已珍藏的52万余份种质资源可保存50年,无中生有。C. 一份种子在田间种植2到3年后就能入库理解不正确。结合第⑤段一份种子想要入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先要田间种植考验2到3年,确认其特征与库内种存在显著差异后,才可被收编可知,一份种子先要田间种植考验2到3年,确认其特征与库内种存在显著差异后,才可入库。D. 理解正确。结合第⑥段在试管苗库,草莓、香蕉、马铃薯等几乎不需要种子种植的作物以茎尖作为保存材料,在试管中可一待数月可知,几乎不需要种子种植的马铃薯这种作物的茎尖可以作为保存材料,存放到试管苗库的试管中,寿命可达数月之久理解正确。故选D。
21.试简要剖析文中第⑤段至第⑦段的说明顺序。
【答案】这三段按逻辑顺序对种质资源库的运行进行说明。先介绍种子入库,再说明各种库的不同保存功能,最后介绍资源库一流的存取、监测技术。
【分析】本题考查说明顺序。结合第⑤段一份种子想要入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知,这里先介绍种子入库;结合第⑥段这类种子将被保存在不同条件的库里除此之外,这里还以DNA的方法保存着一些特有、珍贵、濒危、野生的作物遗传资源可知,接着说明各种库的不同保存功能;结合第⑦段不只这样自动化、信息化相助,让科研职员不再穿着棉大衣、登梯爬高存种子可知,最后介绍资源库一流的存取、监测技术;综上可知,这三段是按逻辑顺序对种质资源库的运行进行说明。
22.作为一篇科普说明文,本文读来通俗易懂,富有趣味。请结合文章举例剖析。
【答案】示例:(1)开头以发现珍珠玉米,自然引出说明对象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激起阅读兴趣;(2)将种质资源库比作家诺亚方舟人才库弹药库,既突出资源库的要紧,又增生动之感。(3)列举美国科学家翻箱倒柜探寻种质资源抵抗虫病的事例,生动说明了保存优质种质资源的重要程度。
【分析】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特征。本文的语言特征是通俗易懂,富有趣味,可结合有关语句进行赏析。结合第①段清明一过,73岁的老农刘怀智取出一把珍珠玉米老种子。这种小粒玉米产量不高,整个翼城只有他还在种,却让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的科研职员如获至宝可知,文章开头讲述发现珍珠玉米的故事,自然地引出说明对象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富有趣味,吸引读者,激起读者阅读兴趣;结合第②段作为全球单体量最大、保存能力最强的国家级种质库,这里可珍藏各类珍贵品种资源150万份,贮藏寿命最长可达50年,是保障粮食安全的策略资源,堪称种子的诺亚方舟,第④段高产、抗病、抗旱、耐盐碱农作物种子蕴含的巨量遗传基因,成为培育新种的坚实素材库,第⑧段在钱前看来,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大国重器,是作物种质资源的人才库,也是打赢种业翻身仗的弹药库可知,文中把国家级种质库比作是诺亚方舟素材库人才库弹药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资源库的重要程度,读者读来既通俗易懂,又生动有趣;结合第③段1954年,美国大豆产业遭遇孢囊线虫病毁灭性打击,该国科学家翻箱倒柜,从种质资源库中找到了20世纪初从中国采集到的独特品种北京小黑豆,正是借助其特有些抗病基因,培育出大豆新产品种,才令产业复苏可知,这里通过列举美国科学家翻箱倒柜探寻种质资源抵抗虫病的事例,生动具体地说明了保存优质种质资源的重要程度,既使行文更生动有趣,也容易激起读者阅读兴趣,使读者易于理解。
编辑推荐:
中考各科目重点常识大全
中考资讯、中考政策、考试前筹备、中考预测、分数线等中考时间线的全部要紧节点尽在智学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