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上初中三年级、立刻面临中考,但数理化3科居然全不及格!爸爸妈妈心里该有多着急?
上周,市民张女性找到记者,期望能通过专家为女儿指指路。
对此,业内专家建议,老师、父母要尽快帮助孩子找到自信、培养学习兴趣,由于自信有时比办法更要紧!
张女性说,我们的独生女孩蒙蒙(化名)数学成绩一直差,学习没兴趣。在近期一次月考中,数理化3科全部亮了红灯。张女性说,女儿身上问题不少:不喜欢学习,爱听歌、看电视,晚上睡觉非常晚、写作业不自觉,学习缺少计划,爱打扮
听了父母介绍,上周来郑讲学的上海心理掌握心理辅导教育中心主任黄寿根老师,期望父母能说说孩子的优势。但这位父母除去说女儿脑子并不笨外,其他什么也说不上来。
经现场交流测试,黄老师向父母指出,孩子身上优点能找到不少,譬如孩子了解我们的问题和差距在什么地方敢于面对困难,心态好书写工整、字迹娟秀表达问题明确、主次分明,逻辑思维强脑子灵活、反应快等。如此一找,站在旁边的女儿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母亲反倒有的不好意思起来。
黄老师说,其实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有不少优点,但父母因急于求成总是人为放大其身上的缺点而忽略了优点。譬如说,孩子作息时间没规律、写作业没计划,缘由是这类所谓的规律计划都是父母强加给孩子的,孩子咋能就毫无抵触地实行呢?再譬如,孩子爱美、爱打扮,有哪些错?母亲不是也非常爱打扮吗?这与孩子不想上学本身并没直接因果关系!真的是什么原因反而正是由于孩子不想上学、父母又没引导好,才致使孩子注意力转移到了爱玩儿、爱打扮上。
黄老师觉得,对于逆反心理常见存在的初中生来讲,所有靠堵不是方法。父母要看到孩子的亮点,多通过交流引导孩子爱上学习、自主学习,而不是拟定清规戒律让孩子无条件遵守、实行。那样做的后果只能让孩子在不想上学道路上越走越远。
想要改变孩子,有时先要改变父母自己。
黄老师说,不少孩子惧怕数学总是是几次失败后没得到正确对待:老师批、父母吵、同学讥笑等,都可能给孩子幼小心灵中埋下失败的种子。于是,从失败到畏惧、厌恶,再由畏惧、厌恶走向更大失败,结果是孩子一提到数学就头疼、对数学彻底失去学习兴趣,这是最可怕的事情。此时,自信甚至比办法更要紧。
记者就此采访陈中数理化辅导中心任战洪副校长时,他表示,初中数学虽然困难程度不大,但涵盖内容丰富,加之学校在平时教学中常见重直观解题、轻学法指导,导致不少孩子对数学缺少兴趣和信心。其实,老师、父母只须能帮孩子找到数学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借助一段时间对相应常识模块逐一梳理、修补,孩子的数学成绩完全可以赶上来,在中考中获得好成绩也绝不是梦想。这就需要引导孩子拟定一个补课计划,可通过学校老师,也可通过校外辅导进行。通过20天到1个月补习,只须办法对路,一般都能获得明显成效。孩子对数学的信心和兴趣也可以由此打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