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建设有中国特点社会主义
1.邓小平理论的内涵:
(1)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
(2)改革开放后,提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提出走我们的路,建设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
(4)1987年,中共十三大说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拟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进步分三个步骤的策略部署。
(5)1992年,南巡讲话,指出特区姓社不姓资,进步才是硬道理。
2.一句话评价邓小平:他是国内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3.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1992年,中共十四大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2)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并确立它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对建设有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具备要紧意义。
第十一课民族团结
1.国内民族分布的特征:大杂居,小聚居。
2.国内在少数民族区域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规范:民族地区自治规范。
3.国内已打造了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
4.民族地区自治的意义:对祖国统1、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区域进步具备重大的意义。
5.国内处置民族关系基本原则:平等、团结、一同兴盛。
6.国内促进中西区域经济进步(有益于少数民族区域)的一项策略:西部大开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