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按省/直辖市查询: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e度中考网 > 中考资讯 > 语文

初中语文文言文《论语》引申经典成语(二)

来源:www.qxykt.com 2025-08-01

中考语文

2.为政方面孔子依据政治的需要,倡导道德政治,即为政以德的倡导。他觉得用道德来治理国家政事是极其要紧的。如:[出处]名不正则言不顺。(《子路》)解释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后指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多形容(做事、说话)理由正当而充分。[出处]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季氏》)解释祸乱就发生在内部。[出处]远人不服,而不可以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可以守也。(《季氏》)解释四分五裂,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形容家庭、集团、组织或国家分裂瓦解。[出处]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子贡》)解释等有了好价格再卖。比喻怀才待用。[出处]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路》)解释过于性急求快,反而不可以达到目的。[出处]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子路》)解释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盛。

编辑推荐:来源于《论语》中的经典成语大全

热点专题

  • 2022年湖南邵阳中考语文考试真题(图片版)
  • 2022年湖北咸宁中考语文考试真题(已公布)
  • 2022年河北张家口中考语文考试真题(已公布)

[中考语文]2017中考语文文言文通

[中考语文]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