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按省/直辖市查询: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e度中考网 > 中考资讯 > 历史

2019中考历史一轮要点:策略大决战

来源:www.aizhizhuang.com 2025-07-31

中考历史

2019中考历史一轮要点:策略大决战

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中华民国国军进行的策略决战,包含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个策略性战役。
1948年,解放军攻克拥有10万重兵、工事坚固的山东会城市济南。毙伤国民党军22423人,俘王耀武以下61873人。这一战役揭开了策略决战的序幕。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赖以保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消灭。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策略大决战

1.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2.辽沈战役

(1)时间:
1948年9月11月

(2)指挥者:林彪、罗荣桓

(3)意义:解放东北全境。

3.淮海战役

(1)时间: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2)指挥者: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

(3)参战军队: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

(4)中心:徐州

(5)意义:奠定知道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规模最大、战果最丰)

4.平津战役

(1)时间: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2)参战军队: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

(3)北平和平解放(傅作义为民族的功臣)

(4)意义: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5.三大战役胜利的意义:

三大战役的胜利,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了,大大加快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6.渡江战役

(1)时间:
1949年4月

(2)南京解放:
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着统绐中国22年(1927-1949)的国民党政权垮台。(国民党残余退往台湾,形成台湾与祖国国内到今天离别的局面)

热点专题

  • 2021年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历史考试真题(已公布)
  • 2021年内蒙古巴彦淖尔中考历史考试真题(已公布)
  • 2021年甘肃兰州中考历史答案分析(下载版)

[中考历史]2022年江西南昌中考历

[中考历史]2022年河南焦作中考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