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本市中等学校高中阶段招生考试政策颁布。2009年本市初中毕业生约为9.2万人,比去年降低8000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率预计达到98%以上,普高与中职校招生比率大体相当,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班级学额控制在每班40名左右。
针对今年新推出的提前推荐自主录取招生等问题,17日,市教育考试院在网站上推出了中招政策系列问答。记者昨天走访了市教委有关人士,对其中一些热门问题进行了详细解析。父母和考生还可登录上海教育网站:http://www.shmec.gov.cn和上海招考热线网站:http://www.shmeea.com.cn查看有关文件。
什么人有资格考试报名
问:符合什么条件的考生可以在上海参加中招报名?
答:具备本市户籍的应届初中毕(结)业生或18周岁以下(1991年9月1日将来出生)的往届初中毕(结)业生,均可考试报名本市高中阶段各类学校。另外符合肯定条件的非本市户籍初中毕业生也可考试报名。
问:什么非上海户籍初中毕业生可考试报名本市高中阶段各类学校?
答:1)蓝印户口考生。
持有本市蓝印户口的本市应届初中毕业生;持有本市蓝印户口的外省市应届初中毕业生或18周岁以下的往届初中毕业生;正在办理蓝印户口转常住户口的考生,须提交市公安局出具的《上海公安局户口类审批办事回执单》。
2)居住证考生。
持有效期1年及以上人才类《上海居住证》职员子女,其居住证仍在有效期内的本市或外省市应届初中毕业生及18周岁以下的往届初中毕业生,均可考试报名。
3)博士后子女。
爸爸妈妈双方或一方是在沪高校、科研机构博士后流动站职员,其子女为本市或外省市应届初中毕业生及18周岁以下的往届初中毕业生,均可考试报名。
4)借读生。
非本市户籍、初中阶段已在本市借读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初中毕业后欲继续借读且符合以下条件者也可考试报名:(1)经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核定的各地来沪投资企业有关员工的子女;经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审核登记的地市级以上(含地市级)政府驻沪办事机构有关员工子女。(2)爸爸妈妈双方或一方现属或原属本市常住户籍的考生(含爸爸妈妈双方或一方是原上山下乡知青、支疆年轻人及其他支边支内职员的考生)。
5)港澳台胞华侨子女。
在沪台胞子女,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学生,与华侨或华侨子女的应届初中毕业生或18周岁以下的往届初中毕业生,可考试报名。
蓝印户口考生或在沪港澳台胞子女考生,高考考试按当年教育部和市教委有关政策实行。其他类别的非上海户籍考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后不迁移户籍,不改变户籍性质,毕业后按非上海生源有关方法处置。高考考试按当年教育部和市教委有关政策实行。
各类志愿怎么样填报
问:中招志愿是怎么样设置的?
答:今年本市中招录取分两批,志愿分三类。
第一批次为提前推荐自主录取,第二批次为按学业考试成绩和志愿顺序录取。志愿分为三类:零志愿招生、名额分配招生和中职校航空服务专业招生、艺术类专业招生等提前录取志愿;普高、中职校的统一录取志愿;普高、中职校的征求志愿。
志愿表中统一录取志愿栏共有15个志愿,考生可以填满,也可以少填。普高、中专、职校、技校的志愿顺序需要慎重填写,一旦被顺序在前面的志愿录取的考生,其后面的志愿自然失效。获得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自荐生预录取资格的考生需要将该校填报在第一志愿。
问:什么叫零志愿?
答:本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现代化寄宿制高中、上海回民中学、上海久隆模范中学跨区(县)招生提前录取,称为零志愿。
问:什么叫名额分配?
答: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和现代化寄宿制高中将部分招生计划按比率分配到初中学校,依据考生的志愿和学业考试成绩,在全市统一规定的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上,从高分到低分进行录取的方法称为名额分配招生。
问:今年新推出的提前推荐自主录取招生,与去年相比有什么调整?志愿怎么样填报?
答:今年将推优生和自主招生合二为一,统一为提前推荐自主录取,学校推荐还是个人自荐,学生只能选择其一。
学校赞同推荐的考生,需填写《2009年上海应届初中毕业生提前推荐自主录取推荐表》;经学校赞同自荐的考生,填写《2009年上海应届初中毕业生提前推荐自主录取自荐表》。这两类考生仍需填写《2009年上海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报名志愿表》。一旦在提前推荐自主录取过程中被录取,其填报的志愿自然失效;未被录取的,则按志愿表进入下一阶段录取工作。
问:假如被前面的志愿学校录取,能否舍弃,而顺延至后面的志愿学校?
答:考生按考试报名志愿顺序被录取后,不能舍弃已被录取的志愿;一经录取某一志愿学校,其它志愿自然失效。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择校生志愿。这个志愿须作为一个单独志愿填报,投档时与其它志愿同样,按录取总分与志愿顺序依次择优录取。考生被填报的择校生志愿学校录取后,不能舍弃该志愿而需要顺延录取至其后的公费高中或其它学校志愿。
问:假如填报的志愿均未被录取,可能出现什么结果?
答:考生在志愿表内所填的志愿均未被录取,且在志愿表内表示想征求志愿的,可参加征求志愿的录取。在区县中招办投档结束后,如有部分学校的招生计划尚没有完成,考生可依据这类招生学校的需要,填报征求志愿,由区县中招办再一次投档,从高分到低分根据志愿顺序录取。
招生录取程序怎么样
问:提前推荐自主录取怎么样进行?
答:提前推荐自主录取计划,为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和现代化寄宿制高中学校招生计划的40%。该计划分为两部分:30%招收初中学校的出色推荐生,10%招收学有专长的自荐生。
1)推荐生预录取。
在初中阶段综合素质评价各项指标优良的学生才能参加学校推优。通过公示的学校推荐生,可在5月14日至16日登录上海招考热线网站,自主选择考试报名学校,每位考生可选择填报1、第二共两个志愿,并明确是不是想调剂。
当高中学校接收到的第一志愿推荐生投档数多于招生计划时,应依据事先公布的录取原则进行择优预录取;当投档数小于计划数,原则上应如数预录取。
对推荐生来讲,假如两个志愿均未被预录取,且想调剂,则进行调剂录取;仍未被预录取的学生,进入第二批次考试报名程序。
2)自荐生预录取。
经学校赞同的自荐生,也在5月14日至16日登录上海招考热线网站填报志愿,自主选择2所学校作为考试报名志愿。符合2009年本市中考考试报名条件的应届返沪考生也可参加高中学校的自荐。
自荐生要经过投递材料、高中面试和预录取、公示等环节。被确定预录取的考生,须承诺不能重复签约。一旦发现有重复签约现象,则取消该生被两所学校预录取的资格。
3)正式录取。
所有被确定为预录取的提前推荐自主录取考生,都要参加6月中旬举行的中考。其中被高中学校预录取的考生,其成绩不能低于市统一划定的提前推荐自主录取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不然不予录取。未被正式录取的提前推荐自主录取考生,按其所填报的《2009年上海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报名志愿表》,进入下一阶段录取程序。
问:零志愿录取的原则是什么?
答:零志愿录取,由区县中招办依据考生的录取总分(语、数、外、理、化、体育共6门科目学业考试成绩+政策性加分或奖励性加分)和思想品德考试等第,结合考生的志愿,按计划数1:1的比率实行投档。未被零志愿录取的考生不影响统一录取志愿的录取。
问:名额分配招生怎么样进行?
答: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将下达的名额分配招生计划,严格根据本区县各初中学校应届毕业生在籍且在读考试报名人数比率,将招生名额平均分配到本区县内有关初中学校。
考生可结合本人志愿和招生计划,在提前录取志愿栏内填报一个名额分配志愿。全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结束后,区县中招办依据全市规定的控制分数线、考生志愿和学业考试成绩进行投档、录取。
什么状况可以加分
问:那种情况下中考可以加分?学科类竞赛获奖可以加分吗?
答:今年中招加分的政策,继续实行奖励性加分录取和政策性照顾降分录取两大类,学科竞赛不可以加分。
问:符合哪些条件可获得加分?
答:省级和上海区级三好学生等可获得奖励性加分,加分分2档。
毕业学年被评为上海市级出色少先队员、出色少先队长、出色共青团员、出色共青团干部,外省、市的初中毕业生在毕业学年被评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级三好学生、出色少先队员、出色少先队长、出色共青团员、出色共青团干部等,加8分,计入录取总分。
毕业学年被评为上海的区(县)级出色少先队员、出色少先队长、出色共青团员、出色共青团干部,加5分计入录取总分。
问:对烈士子女、返城知青子女等在中考录取时,有没政策性照顾?
答:有些,政策性照顾分4档。
烈士子女,驻边疆国境的县(市)、沙漠区、国家确定的边远区域中的三类区域和军队确定的特、1、2、三类岛屿部队现役军人子女等,按政策可降20分录取。
原上海城镇上山下乡知青子女符合回沪入户条件,从外省市初中毕业后来沪考试报名,降12分录取。
因公牺牲的军人和人民警察的子女、一至四级残疾的军人和人民警察的子女、现役军队飞行员的子女,降10分录取。
归侨青少年、归侨子女、华侨在国内的子女,少数民族学生,台湾学生,来本市定居的出国留学职员的随归子女,持一年及以上有效《居住证》的境外职员子女中在海外生活5年以上且在语言适应期3年以内的学生等,降8分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