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起,上海2009年中考线下生征求志愿填报将全方位展开。硬挤高中,来年再考,还是进入中职校?这个问题,摆在了中考第一批录取中下线的学生和父母面前。教育界人士提醒,第二次填报志愿,除去极少的普高或民办高中名额外,其实最多、最现实的就是填报中职校,对考生来讲,这是今年最后一波被录取的机会,考生和父母别轻言舍弃。
近期,不少学生的求学历程也提醒部分线下考生:与其以后走弯路,不如抓住第二次录取机会,走走中职校这条成才路。江南技工学校中职小学一年级学生高超,前不久夺得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数控钳工金牌。指导师蒋守志介绍,小高是读了两年高中之后重新选择中职校的学生。小高坦言:当年硬着头皮挤进高中,学习跟不上,但自己动手能力非常强,读中职校能发挥自己专长。上海交通学校毕业生章再强当年因中考发挥失常,被迫就读中职校,没想到这个意料之外却让自己前程灿烂。现在,他已在一家知名航运公司任职,是公司骨干,月薪超越5000元。小章说,读中职校实用性比较强,学校的会计类、国际贸易实务、推广等课程,门门有用,凭借这类专业常识,我参加自考,4年后中职毕业时,同时获得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国际贸易专业的大专文凭,比同龄的学生还提前了两年呢。
不少区县招办负责人天天都要接到很多父母来电,他们四处打听有哪些方法可以把孩子弄进高中,有些学生考分甚至与高中线相差六七十分,父母依旧坚持:不进高中,不如复读某区县招办负责人说,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他算了一笔非常简单的账:假如将全体高中一年级新生成绩排位,第二次填报志愿进入高中的多数学生,成绩不过处在全体新生的尾部。对他们来讲,三年后仍要和所有些高中三年级学生一块高考考试,且未必能考上理想高校。据透露,硬着头皮挤进高中,一两年后因为跟不上等种种缘由,被迫退学重新转入中职校的学生,上海每年都有几百名。
市教科院职成教研究所所长马树超觉得,对个人来讲,有的学生可能善于动手型、应用性的技能,盲目让他们进入研究型的学习,或许会水土不服;对社会而言,人才一边倒,还会致使人才资源结构失衡。职业教育和普高,是智商种类的不同,不是智商层次的高低。近年来,本市纷纷颁布鼓励考试报名中职的利好政策,如专业奖励、助学金等,为学生就读中职校创造好环境,中职毕业生就业率逐年增加,均达到96%以上。专家提醒,7月25日至30日是中招征求志愿录取阶段,将由区县中招办发放征求志愿表,将各校招生余额向社会公示,对考生进行征求志愿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