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学网整理了关于2021年中考历史解放战争要点汇总,期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解放战争和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进步
【年代特点】
1.解放战争
自1945年8月重庆谈判开始,到1949年渡江战役的胜利,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国民党的内战政策,进行了艰苦斗争,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
政治较量:国共两党重庆谈判,签署了双十协定。重庆谈判表明了中共的和平诚意,使蒋介石发动内战处于被动地位。
民心较量: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取得了民心,提供了要紧的人力、物力保障。
军事较量: 1946年6月,全方位内战爆发;转战陕北、孟良崮战役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策略大反攻的序幕;三大战役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渡江战役国民党政权垮台。
2.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进步
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经济结构、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每个方面也发生了相应变化。
民族工业曲折进步: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洋务运动的刺激下,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出现,首次世界大战期间进入短暂春季,出现张謇等著名实业家。但在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下,民族工业的进步艰难曲折。
社会生活:伴随西方文明的传入,特别是辛亥革命后,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
教育的进步:中国近代的新式教育也发生了变革,科举规范的废除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高频考点】
1.国民党进行重庆谈判的本质是假和平真内战,国共签订的文件是双十协定。
2.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目的是尽所有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3.全方位内战爆发的标志是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揭开人民解放军转入策略进攻序幕的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4.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人力、物力保障。
5.标志着国共主力军队决战,最后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的是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6.被喻为关门打狗,解放东北全境的战役是辽沈战役。
7.被誉为用小推车推出来的,奠定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的战役是淮海战役。
8.被喻为瓮中捉鳖,解放华北的战役是平津战役。
9.为解放南京发起的战役是渡江战役。
10.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11.解放战争中,中共飞速胜利的重要原因是得到人民的支持。
12.提出实业救国口号的清末状元是张謇,他开办的工厂是大生纱厂。
1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辛亥革命之后,因封建规范遭到冲击而得到进步;在首次世界大战期间,因为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从而进步并进入短暂春季。
14.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征:整体水平落后;主要在轻工业部门;集中在沿海沿江大城市。
15.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劝禁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社会风俗发生变化,体现了自由平等的思想。
16.1905年,清政府拟定《奏定学堂章程》,废除沿用1 300多年的科举规范。
17.中国近代第一所由国家打造的最高学府是京师大学堂,创建于戊戌变法时期。
有关推荐:
2021年全国各省市中考报名日期大全
2021年全国各地中考体育考试策略大全
2021年全国各省市中考时间大全
关注智学网公众号
每天推送中考要点,应试方法
帮你迎接2021年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