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e度中考网 > 中考资讯 > 语文

中考文言文翻译的10大办法

来源:www.hileqi.com 2020-03-22

语文

增、删、调、留、扩、缩、直、意、替、选是考试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办法,在具体运用时不是孤立的,而常常是几种办法结合在一块的,要依据表达需要灵活运用。
一增
就是增补,在翻译时增补文言文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1、增补原文省略的主语、谓语或宾语
例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译句: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儿来的。
例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三后省略了谓语鼓,翻译时要补上。
例3:君与具来。与后省略了宾语之。
2、增补能使语义明了的关联词
例:不治将益深是一个假设句,译句:不治疗就会愈加深入。
二删
就是删除,但凡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用途的助词和凑足音节的助词等虚词,因在现代汉语中是没词能代替,故翻译时无须译出,可删去。
例1:夫战,勇气也。译句:战斗,靠的是勇气。夫为发语词,删去不译。


例2:孔子云:何陋之有?译句:孔子说:有哪些简陋的呢?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删去不译。
例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译句:从师学习的风尚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了。也为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有哪些用途,没实在乎义。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
三调
就是调整,在翻译文言文倒装句时,应把古汉语倒装句式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才能使译句通顺。这就需要调整语句语序,大体有三种状况:
1、前置谓语后移
例:甚矣!汝之不惠。可调成汝之不惠甚矣。
2、后置定语前移
例: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可调成能面刺寡人之过群臣吏民。
3、前置宾语后移
例:何以战?可调成以何战。4、介宾短语前移。还自扬州。可调成自扬州还。
四留
就是保留,但凡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人名、官职、地名等,在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译句:庆历四年的春季,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太守。庆历四年为年号,巴陵郡是地名,可直接保留。


五扩
就是扩展。
1、单音节词扩为同义的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
例:更若役,复若赋,则怎么样?译句:变更你的差役,恢复你的赋税,那样如何呢?役、赋扩展为双音节词。
2、言简义丰的句子,依据句义扩展其内容
例: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译句:使敌人降服,让远方的人归附,招抚哪个,哪个会不来呢?
六缩
就是凝缩,文言文中的有的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实用繁笔,在翻译时应将它意思凝缩。
例: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译句:有吞并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七直
即直译,就是指紧扣原文,按原文的词句进行对等翻译的今译办法。对于文言文的实词、大多数虚词、活用词和通假字,一般是要直接翻译的,不然,在考查过程中是不可以算作准获得翻译。
例: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译句: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八意
即意译,就是指在透彻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为体现原作神韵风貌而进行整体翻译的今译办法。文言文中的一些修辞格如比喻、互文、借代、婉曲等,不可以直译的要适合处置,将它意译。
1、互文不可直译
互文,上下文各有交错而又相互补足,交互见义并合而完整达意。
例1:秦时明月汉时关译句: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例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可译为:将军和壮士身经百战,有些战死沙场,有些凯旋而归。
2、比喻
例:金城千里中的金城,不可以译为金子修筑的城或金属修筑的城,可译为钢铁般的城防或坚固的城防。
3、借代
例:臣本布衣中的布衣代未做官之人,万钟于我何加焉中的万钟代高官厚禄等。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黄发代指老人,垂髫代指孩子。
4、婉曲
主如果避讳。如把国王的死说成山陵崩,把我们的死说成填沟壑,还有把上卫生间说成更衣。
九替
就是替换。


1、用现代词语替换古时候词语。
2、替换成同义或近义的现代词或词组。
例1: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这句中的愚,要换成我;悉,要换成都;咨,要换成商量。
例2: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要换成出身卑微,见识短浅。
3、固定结构替换成现代词或结构。
例:然则:换成既然如此,那样;何以?换成依据什么。
十选
就是选择,文言文中一词多义,一词多用的现象非常容易见到,因此要使用适合的词义翻译才能使句子正确。
例: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兵是一个多义词,它有兵器;士兵、军队、军事、战争等义项。例句中的兵翻译时应选择兵器。
为便于同学们记忆,特将文言文的翻译办法编成一段顺口溜:
文言语句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词句,
人名地名不必译,古义现代词汇替。
倒装成分地方移,被动省略译规律,
碰见虚词因句译,领会语气重流利。

热点专题

  • 2025年中考语文入门知识点之某句话在文中有哪些用途
  • 2022年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解释说明型考试知识点
  • 2022年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资料:描绘类

[]2022年四川眉山中考语

[]2022年福建福州中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