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父亲收到远在台湾谋生的伯父寄来的信,说他要回乡探亲了。我别提多开心了,整天猜想着伯父回来时会给我带什么礼品。
记得前年,远房的叔叔从新加坡回来一趟,临走时送我一件高级的风雪衣。我穿着它,每人注目,好几个同学向我打听,什么地方买来的?多少钱?我一直诡秘地一笑:国内上买不到的。我想,这次伯父回来,一定会带给我更好的礼物。哎,不知怎的,我眼前总浮现出想象中的伯父的模样。高高的个儿,油光的头发,一身笔挺的西服,乌亮的皮鞋,或许还拎着大皮箱
一天,我放学回家,老远就看见家门口围着不少人。我估计准是伯父回来了,便一口气奔到家门口,分开人群,挤进屋里。只见奶奶旁边坐着一个老人,约摸六十来岁,黑瘦的脸上爬满了皱纹,两鬓斑白,穿一身朴素的中山服。看那样子,比我爷爷还要老。我愣住了,这哪是我想象中有风度的伯父呀!
奶奶先开口:这是我孙儿琼琼。伯父伸出粗糙温暖的大手把我拉过去,抚摸着我的脑袋说:比相片中见到的大多了。我任他如何说,也不回答。伯父沉默了一会儿,仿佛想到什么似的,站起来,抓过身边的旅游袋,从里面掏出糖果,对围着的亲友说:谢谢大伙来看我,请坐,请坐。说着,把糖果分发给大伙。不一会儿,乡亲们陆续走了,屋里只剩下大家一家人。我趁这空隙,扫视了周围,并不见大箱小箱,只有那旅游袋静静地躺着。我开始失望了。
将来几天,伯父一直外出,有时由我爸爸陪着,晚上也常非常晚到家。有时见他与爷爷、我爸爸谈笑风生,可我毫无兴趣去听,我关心的是礼物,而伯父从未提起过这种事,我不免又增加了抱怨。我心想,伯父真是独一无二的番客。四邻们从国外归来的亲人,总携带叫人羡慕的礼物,而他竟这么吝啬!同学们有时问起伯父带给我什么,我瞠目结舌,脸热到耳根。亲戚们按当地风俗送来猪腿、红蛋,为伯父脱草鞋(洗尘的意思),可他让奶奶一一退回,也没像其他番客一样回敬亲友,惹得亲友们背后数落。
十多天过去了;伯父要走了,我彻底失望了。我勉强地伴随父亲到车站去送行。在车站上,伯父再三叮嘱父亲:我走后,你快点把设施添置起来,有哪些状况准时写信告诉我。至于那小学校,应该多添点电化教具和运动器材。听到这类,我一下子呆住了,伯父的形象顿时在我眼前高大起来,回家的路上,父亲告诉我,伯父这次带回一笔钱,想在村里办两个加工厂,还想资助一所小学。他感觉别的番客为故乡做了不少事,而自己常常感到内疚。
啊,伯父,你给我,给乡亲们带来了最好的礼物。
我转身想再望一下伯父,可汽车已消失在大路尽头。伯父,我等着你再回故乡。
【简评】
欲扬先抑。本文赞扬伯父热爱故乡、渴望故乡亲人及后代过上幸福生活的高尚品质。而文章的前半部分处处在贬低伯父:他是那样吝啬,一点儿礼品也不给我带来,连远房的叔叔还不如;他是那样没风度,脸上爬满了皱纹,两鬓斑白,穿一身朴素的中山服;完全不是我想象中的人;他是那样不近义情,乡亲们送的猪腿、红蛋,一一被退回,也不回敬其他人一桩桩、一件件事,都在抑低伯父,可是文章最后,从伯父与父亲的交谈中,获悉他是一个慷慨、重情的人,他的内在风度使人敬仰,让人钦佩。作者使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收到了出人意料的感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