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e度中考网 > 中考资讯 > 物理

2020初中物理丨物态变化考试知识点解析和容易见到简答卷大全

来源:www.huijvwang.com 2024-10-21

物理

熔化和凝固熔化1.物态变化:物质从一种状况变成另一种状况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2.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3.熔化⑴概念: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⑵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晶体。容易见到的晶体: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萘、各种金属。没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非晶体。容易见到的非晶体:松香、玻璃、蜂蜡、沥青等。⑶晶体的熔化: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维持在肯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熔点。②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③晶体熔化的特征: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维持不变。⑷非晶体的熔化①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没肯定的温度,温度会一直升高。②非晶体熔化的特征:吸热,先变软,然后渐渐变稀成液态,温度不断长升高,没固定的熔化温度。⑸晶体和非晶体有什么区别:是不是有确定的熔点。4.凝固⑴概念: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⑵凝固点:液态晶体在凝固过程中维持肯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凝固点。⑶液态晶体的凝固:液态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维持不变。同一种物质的熔点就是它的凝固点。⑷非晶体的凝固: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没肯定的凝固点,温度会一直减少。5.物体在熔过程中要吸热,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熔化和凝固互为逆过程。6.温度为熔点的物质既可能是固态、液态,也会是固液共存状况。7.探究实验: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盛水的烧杯、试管(装有蜡或海波)、温度计、搅拌器、秒表、(火柴)。【设计实验】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后,待温度升至40℃左右时开始,每隔大约1min记录一次温度;在海波或蜡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实验表格】【图象】物质熔化的温度变化曲线,甲图为海波,乙图为石蜡。图象需要标明温度。物质熔化和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对曲线的剖析:AB段吸热、温度升高,物质为固态;BC段(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不变,物质状况为固液共存。CD段吸热、温度升高,物质为液态。对曲线的剖析:EF段放热、温度减少,物质为液态;FG段(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物质状况为固液共存。GH段放热、温度减少,物质为固态。【需要注意的地方】石棉网有哪些用途:均匀热量。搅拌器有哪些用途:使物质均匀受热。图表有哪些用途:将规律反映在图上,便于总结。图中应用的是水浴加热法,目的是为了使海波(蜡)均匀受热。晶体熔化的特征: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晶体熔化的条件:① 温度达到熔点; ② 继续吸热。非晶体熔化的特征:吸热,温度不断升高。借助和预防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的实例:借助熔化吸热:用冰保鲜、冷敷给患者降温;吃雪糕解暑。预防熔化吸热:雪熔化吸热,多穿衣,预防感冒。借助凝固放热:冬季在菜窖中放几桶水。凝固放热的坏处:浇注钢铁时(或马路上刚铺的沥青),凝固放热,产生的高温伤人。汽化和液化1.汽化概念: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两种方法:沸腾和蒸发沸腾:A.沸腾是在肯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B.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一样的液体沸点不同;同一种液体的沸点还与上方的充气压力有关系。C.液体沸腾的条件:一是温度达到沸点,二是需要继续吸热。D.液体沸腾时吸热温度持在沸点不变。蒸发概念: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影响蒸发发快慢的原因: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蒸发的特征: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只发生在液体表面;是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吸热。蒸发致冷:是指液体蒸发时要从周围或自己吸收热量,从而使周围物体或自己温度降低。蒸发和沸腾的异同:汽化吸热2.液化1.概念: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2.液化的两种办法:减少温度;压缩体积。3.气体液化时要放热。4.容易见到的液化:雾和露的形成;冰棒周围的白气;冷饮瓶外的水滴。火箭上燃料氢和助推剂氧都是通过加压的办法变成液态氢和氧的。5.电冰箱是依据液体蒸发吸热,气体压缩体积液化放热的原理制成的。升华和凝华升华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2.物质在升华过程中要吸收很多的热,有制冷用途。日常可以借助升华吸热来得到低温。3.容易见到的升华现象:樟脑丸先变小最后不见了;寒冷的冬季,积雪没熔化却愈加少,最后不见了;用久的灯丝变细。凝华1.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2.物质在凝华过程中要放热。3.容易见到的凝华现象:玻璃窗上的冰花;霜;用久的灯泡变黑;冰棒上的白粉。容易见到的简答卷1.炎热的夏季,要将汽水冷却,用水平相等的0 ℃的水或者0 ℃的冰,哪一种成效好,为何?0 ℃冰好一些;由于0 ℃的水和0 ℃的冰的温度相同,冷却的成效相同,但0 ℃的冰熔化时吸收很多的热,所以冰的冷却成效好一些。2.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温度为0 ℃的房间里,冰能否继续熔化?为何?冰不可以继续熔化;由于熔化的条件是达到熔点,继续吸热。把正在熔化0 ℃的冰放在0 ℃的房间里,冰不可以吸收热量,所以不可以够继续熔化。3.大夫给患者检查口腔时,常常先把一面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再放入患者的口腔中,这是为何?在酒精灯上烧一烧是为了提升镜面的温度,防止因为镜面的温度低,使口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使镜面模糊不清。4.取一根较粗的铁丝,把它的一端放在炉火上烧一段时间(烧红),然后把烧红的部位插入水盆中,你会看到铁丝周围出现很多的气泡,并有白气产生,这是什么现象?因为铁丝温度较高,插入水中后发生局部的沸腾现象,产生很多的水蒸气,水蒸气上升,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气。5.冬季在室外,气温非常低,手冻得难受,这个时候往手上呵气,会使手感到暖和些,从锅里取刚出笼的馒头,手烫得难受,这个时候在手上吹气,又感觉不太烫了。为何呵气时感到暖和,而吹气又会减轻烫的感觉呢?呵气时呵出的水蒸气温度高在手背遇冷液化放热,于是手背感觉暖和;吹气可以加速手上汗液的蒸发吸热,所以手背感觉凉爽。6.小鹭擅长察看身边的物理现象。一天,她从冰箱的冷冻室中拿出一支冰棍,发现冰棍上附着白花花的粉;剥去包装纸,看见冰棍在冒白气;她把这支冰棍放进茶杯里,过一会儿,茶杯壁渐渐形成了一些小水珠,像是茶杯在冒汗。请你帮小鹭讲解粉、白气和冒汗是如何形成的。粉是冰箱里的水蒸气遇冷放热凝华产生的;白气是冰棍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而成的;冒汗是茶杯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而成的。7.夏季,小明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几个冰块,放入装有常温矿泉水的杯中。过一会儿,他用吸管搅动冰块,发现这几个冰块粘到一块了。请讲解这个现象。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冰块温度低于O℃,放到水中后水放热降温,冰吸热升温;当冰块附近的水的温度降到O℃时,冰的温度还低于O℃;冰块继续吸热,冰块附近OC的水继续放热,凝固成冰。所以冰块会粘到一块。8.炖菜是应用煮食法,即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和煲底隔离,当煲中的水沸腾后,盅内的汤水是不是能沸腾?为何?不会沸腾,由于大烧杯内的水沸腾时,虽然吸收热量,但温度却维持沸点温度不变;小烧杯内的水因为热传递温度也会达到沸点温度,因为温度和大烧杯内水的温度相同,不可以从大烧杯内的水中继续吸热,所以不会沸腾。

热点专题

  • 2022年广东佛山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已公布)
  • 2022年广东茂名中考物理考试真题(已公布)
  • 2022年广东东莞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郴州中考物

[]2022年陕西延安中考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