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清短路定义。
在教程中,只给出了整体短路的定义,导线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跟电源两极连接的电路,叫短路。而在电学综合题中常常会出现局部短路的问题,假如用导线将某个用电器首尾相连就形成局部短路。局部短路仅导致用电器不工作,并不损毁用电器,因此是允许的。因它富于变化成为电学问题中的一个难题。
局部短路定义抽象,学生很难理解。可用实验帮助学生突破此难题。实验原理如图1,当开关S闭合前,两灯均亮;闭合后,L1不亮,而L2仍发光。
为了帮助中学生理解,可将L1比作有阻,而开关 S的局部短路通道则比作是无阻。电流只能走无阻而不会去走有阻。即L1短路不工作,电流从导线经过。
2、辨别串并联电路
辨别串、并联有三种办法,⑴、电流法;⑵、等效电路法;⑶、去表法。
⑴、电流法:即从电源正极出发,顺着电流的流向看电流的路径是不是有分支,假如有,则所分的几个分支之间为并联,假如电流的路径只有一条,则各元件之间为串联。此办法学生容易同意。
⑵、节点法:没经过用电器,导线再长都等于一个节点,察看每一个用电器两端的端点确定它在电路中的地方。图2、图3是对各电阻的连接状况剖析。
如上图2每个A点都与电源正极相连,每个B点与电源负极相连,可以简化为图3。在图3中,R1、R2、R3的并联关系也就显而易见了。
⑶、去表法:因为电压表的内阻非常大,并联在电路中时,通过它的电流非常小,可忽视不计。故在电路中去掉电压表,不会干扰电路结构,电压表所在之处可视为开路。而电流表的内阻非常小,串联在电路中几乎不影响电路的电流强度,因而,在电路剖析中,电流表可以看成一根导线,去掉后改成一根导线即可。
3、串、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变化特征
1. 两个电阻无论是串还是并联,其中一个电阻增加,总电阻都增加。
缘由:串联时,R=R1+R2 ,若R1增大,则R增大
并联时,1/R=1/R1+1/R2 若R1增大 1/R1减小,则1/R减小,所以R增大。
2. 几个电阻并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电阻都小。
并联时1/R=1/R1+1/R2由于1/R1/R1,1/R1/R2所以Rr1,rr2 p=
4、欧姆定律的理解
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即I= U/R 。
注意点:三个量需要是同一时刻,对同一电阻而言的。即一 一对应。
注意不变量和变量:在R肯定时,I与U成正比。在U肯定时,I与R成反比。
变形公式 R=U/I 的理解:R可以通过U/I的比值求出,但R的大小不是由U/I决定的,R的大小由公式R=L/S的原因决
5、R1、R2串、并联在电路中公式
1.串联分压
I=I1=I2
U=U1+U2
R=R1+R2
各量比率关系:串正比
2.并联分流
I=I1+I2
U=U1=U2
1/R=1/R1+1/R2 或者 R=R1R2/
各量比率关系:并反比
6、关于灯泡的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和实质电压、实质功率的问题
灯泡铭牌上标的220V60W就是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
.额定电压 额定功率
.实质电压 实质功率
对某用电器而言,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只有一个。
对某用电器而言,实质电压、实质功率可有不少个。
当UU0时,则PP0 ;灯非常亮,易烧坏。
当UU0时,则PP0 ;灯非常暗,
当U = U0时,则P = P0 ;正常发光。
例1220V 100W的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多少若把这只灯泡接到110V的电源上,灯泡的实质电功率为多少工作10分钟消耗电能多少1度电能让它工作多少小时
7、电功和电功率单位问题
有些同学在计算时因为单位不统一,或者不会选择适合的单位,使计算非常繁锁还容易出错。
电功的单位有两个,一个是国际单位:焦耳;还有一个大单位:千瓦时
1度=1千瓦时=3.6X106焦耳
电功率的单位也有两个:W,KW 1KW=1000W
W=UIt =I2Rt =U2t/R=Pt
P=W/t=UI=I2R=U2/R
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①都用国际单位P瓦;W焦;t秒;U伏;I安;R欧姆
②假如W用千瓦时、t用小时,则P的单位是千瓦。
8、怎么样画等效电路图
.特征法
.电流流向法.
.节点法
.含有电表的――开除电表法
辨别含有电表电路的小技巧--
两表先开除等效了解图恢复明职责 结果立即出
注意:恢复电流表比较容易,看它原来在哪一支路或干路上直接画出,而恢复电压表有点困难,重点看它是直接加在什么用电器的两端,即是测该用电器的电压,电压表直接和它并联。
例1:请你画出如图一所示的电路的等效电路图,并说明电流表和电压表有哪些用途。
解:两表先开除 把电流表当作导线,电压表视为开路。
标出电路图的结点A、B、C、D。
等效了解图 依据电流路径,电流由电源正极出发经过D点和R1来到A点,电流在A点分开两路,一路通过R2到达B点,另一路通过R3到达B点,两路在B点汇合到达电源负极形成回路。画出简单易看的电路图。由此可知R2、R3是并联,然后再与R1串联。
恢复明职责电流表电压表复位。由电路图一可知C、A两点之间用导线连接在一块可看作同一点,电压表的两个接线柱分别连接D点和A点,所以电压表是测量R1两端的电压。电流通过A点分开两路,一路经过电流表后,再经过R3到达B点,所以电流表是测量通过R3的电流强度。
由上面例子,可看出剖析电路的重要程度。在复习中应特别强调剖析电路,画等效电路图的必要性,使学生学会这个基本技能。并能培养遇见电学问题,先画出电路图。遇见电路图先剖析电路的好习惯。
训练:如下图示,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滑动时各表的示数怎么样变化
当S1、S2都接通时,L2、L3并联。等效电路图为图二
总电阻
总功率
2.滑动变阻器变化问题
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有效电阻发生变化了,或是引起电路结构的变化,或是引起电路中电压、电流、电功率的变化。有关滑动变阻器的此种类问题,解题重点是:⑴、弄清滑动变阻器原理,滑片滑动时电阻是变大还是变小⑵、弄清物理量是不是变化,通常来讲,电源的电压,定值电阻的阻值是不变,其它的物理量都是可变化的;⑶、弄清电压表读数读出的是哪一个电器两端的电压;⑷、反复借助串并联电路中各量的公式与欧姆定律来求解,注意要一一对应。
例1:如图8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状况是[B ]
A、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B、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C、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D、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例2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B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9V,电流表的示数为0.15A;滑片在中点C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V。求: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电源的电压和R1的阻值.。电路的最大功率P
解题思路:借助不变量列方程,两个未知数,列两个方程求解。
由题意知R1与R2是串联关系,电流表测总电流,电压表测R2电压。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B端时,这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为最大阻值。
R2最大=U2/I=9v/0.15A=60欧
P在C处:RAC=1/2R2 =30欧
R=R1+RAC=R1+30
U=IR=UAC/RAC=6/30①
P在B处:R=R1+RAB=R1+60
U=IR=0.15=0.15②
解①②方程组得:U=18VR1=60欧
由P=U2/R知,U肯定,R最小,则P最大,而P在A处时R2最小此时R=R1=60
P最大=U2/R=182/60=5.4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