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e度中考网 > 中考资讯 > 化学

初中化学学习指导:化学学习中掌握提出问题

来源:www.huiyuku.com 2019-08-28

化学

初中化学学习指导:化学学习中掌握提出问题专题:化学学习中掌握提出问题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能否发现问题或能否提出好的问题标志着他的学习水平的高低和能力的强弱。从学生学化学状况来看,提不出问题或者提不出好的问题,总是成为初中生学化学过程中的容易见到问题之一。致使这一问题是什么原因在于学习过程中入门知识不牢靠、不擅长抓住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不同、不擅长擅长察看和考虑等。因为这类缺点的存在,致使很多学生对问题视若无睹,没办法发现问题。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解决问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因此,不会提出(发现)问题也就不可以主动学习,从而致使学习水平低下。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是在对事物进行全方位察看的基础上,通过剖析、比较、正向和逆向思维活动来达成的,它具备肯定的办法和渠道。下面介绍中学习化学学习中常见的一些办法,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办法1、逆向考虑,提出问题这种办法的具体做法是对某些化学事实从反向进行考虑,改变某一或某些化学事实的叙述方法,变正向叙述为逆向叙述为逆向叙述,从逆向提出问题。比如,《序言》中提到:在化学变化中常随着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等现象的发生。在学习过程中,大家可以从逆向的角度提出随着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等现象的发生的反应是不是肯定为化学变化?问题。办法2、觉察异常,发现问题该办法通过察看某一事物或某一过程中的异常点,从而有针对地提出问题。因为异常点中总是隐含很多问题,于是,学习过程中要擅长抓住异常之处发现问题。比如,在日常,用容器盛装固体物质,容器的口一直向上的,而《序言》[实验4]中,盛装固体碱式碳酸铜的试管其管口却是要略微向下倾斜,这是为何?办法3、擅长对比,发现问题化学事实总是存在相同或相异的地方,学习过程中要擅长对不一样的事物或化学事实进行对比,通过比较事物间的不同提出有关问题。氧气和臭氧均为只有氧元素组成的单质,那样,它们是不是是同中物质?其性质是不是一样?又如,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氢气需要早通迟撤,而酒精灯加热却要迟到早撤,这是为何?能否调换顺序?办法4、穷追不舍,刨根问底具备某种属性的物质总是有多种,而且某种物质一般具备多种属性(如作用与功效)。课本限于篇幅或其他缘由,不可能对有关事物的属性一一加以罗列。学习过程中,应掌握穷追不舍,发现问题。如,课本中有谈到分子是维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这里说分子只是维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那样,除去分子以外,还有那些微粒可以维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呢?办法5、联系实质,发现问题实质生产日常存在很多化学现象,其中隐含很多化学常识,学习时,要擅长联系实质,发现问题。如油库为什么要严控烟火?干燥的夏季为什么容易见到鬼火现象?等等。办法6、探求因果,提出问题抓住事物内部的因果关系,由果导因或由因推果。这是容易见到的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的一种办法。大家了解,元素的结构、性质和作用与功效之间存在下列关系:作用与功效结构 性质 制法保存于是,学习过程中,抓住果(物质的性质或作用与功效)来探求因(物质的结构或性质);或抓住因推到事物的果。如进行氧气作用与功效的学习时,可以提出氧气为什么可以用于炼铁、航天和气焊?问题。办法7、改变定义的内涵和外延,提出问题化学定义包括内涵和外延两部分。内涵所反应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而外延是指定义的对象范围。如单质和分子的定义其内涵和外延可以表示如下:概 念 内 涵 外 延单质是指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同种元素组成 纯净物分子是维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物质化学性质 微粒通过改变定义的内涵或外延,可以提问:(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2)分子是维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这两种说法是不是正确?上面介绍七种容易见到的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的渠道,学会这类渠道,或有助于发现问题。期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擅长借助以上渠道,常常问一问、想一想,努力提升学习力。新初中三年级快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学网公众号每天推送学习方法,学科要点帮你迎接2020年中考!初中化学学习指导:化学学习中掌握提出问题

热点专题

  • 2024年甘肃兰州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下载版)
  • 2021年山西朔州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已公布)
  • 2021年安徽合肥中考化学考试真题(已公布)

[]2021年天津中考化学考

[]2021年山东潍坊中考化